跟王德兰主任一起再学习急性脑卒中的六维整

王德兰副主任医师,北亚神经内科副主任,从事内科工作40年。目前主要从事脑卒中(梗死、出血),焦虑状态,眩晕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治。

新年伊始,又逢寒冬雾霾,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日趋增多,及时诊疗尤为重要,今天让我们来跟随王德兰副主任一起复习一下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的急症,早期诊断和超早期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大脑。

(1)超早期治疗之溶栓:在脑梗死发生的超早期,脑细胞出现缺血但未发生坏死时,溶栓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溶栓的时间窗很短,目前公认的早期是指脑梗死发生后的3小时以内,对于后循环梗死可适当延长至6小时或者更长。可采用静脉r-TPA或经动脉导管尿激酶溶栓,但是由于溶栓后的出血风险很大,对于症状轻微的梗死患者,不推荐使用溶栓治疗,此外,溶栓的适应症非常严格,应当谨慎评估。

(2)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取恰当的治疗。具体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是目前为止临床证据最多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各个时期,以及二级预防。

抗凝:对于心源性栓子造成的脑栓塞或TIA患者,可考虑抗凝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而其它类型的脑梗死尚无抗凝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扩容:扩容治疗一般应用在低灌注性脑缺血的急性期,常用的扩容剂有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白蛋白水解蛋白及冻干血浆等。

稳定斑块:硬化后的动脉血管,常常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不稳定的斑块可脱落造成远端动脉的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早应用他汀类药物。

保护神经元:脑梗死的急性期神经细胞逐步发生坏死,及早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可减少梗死细胞的数目,减轻后遗症的程度。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依达拉奉,但还缺乏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

(3)整体化治疗:

脑部病变是整体的一部分,大脑与心脏及其它器官功能相互影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它器官的功能状态。比如:高血压患者适当的调整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长期卧床需要积极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4)心理治疗:

卒中后患者及家属心理变化也不容忽略,积极向上的心态,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5)饮食方面:

宜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热量,维生素,电解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利于患者体力的恢复。

(6)康复治疗:

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返社会大有益处。

这位患者极其不喜欢运动,赵子莉大夫想尽许多办法鼓励,动员患者,患者尤为动心,之后肢体活动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血糖控制也很好。

因此,医院肖院长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一样,神经内科的主任专家和同事们一直在致力于脑卒中整体治疗模式的发展和探索。具体治疗的手段离不开病灶,局部以及全身支持;然而从生病的人而言,更应该从心理,饮食,运动各个方面优化治疗。从而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重返社会。

欢迎批评指正。

编辑Althea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hl/95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