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天
培恩青年疼痛医生学习之
《临床诊疗指南》
疼痛学分册
上一本书《疼痛诊疗学》已经讲完了,我们开始一本新的书——《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关于这本书我们筛选略过了与《疼痛诊疗学》重复的部分,从第二章开始我们的学习。
培
恩
E
学
第八章周围血管性疼痛
第三节下肢动脉栓塞
概述
下肢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随血流至远侧动脉,堵塞下肢动脉所造成下肢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疾病。
形成动脉栓塞的栓子可为血栓、空气、脂肪、瘤细胞、异物等。绝大多数为血栓栓塞,其中约90%的血栓来自心脏,特别是心脏疾患伴有心房颤动时,易产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即可引起动脉栓塞。栓塞部位最多见为股动脉。
血管源性栓塞,如动脉硬化、动脉瘤、动脉炎症、创伤时血管壁形成的血栓、动脉硬化斑块或碎片脱落形成的栓子。此外,心脏及血管手术、导管介入治疗等极少数引起动脉栓塞。其他栓塞还有外伤后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瘤栓、空气栓塞等。此外,约4%~5%的患者不能发现栓子来源。
临床表现
动脉栓塞后,引起血流障碍、血管痉挛及继发性血栓形成,使肢体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很快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疼痛、苍白等缺血症状,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
本病诊断要点为:
1.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且大多数有心血管疾病。
2.患肢痉挛性或绞窄性剧痛,起于闭塞部位,渐向远端蔓延,活动后加重。刺感,远端感觉丧失。
4.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苍白,也可有青紫色斑点及条纹,最后肢体坏死,呈紫黑色。
5.栓塞以下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6.多普勒血管诊断仪在栓塞远端处测不到血流,无动脉搏动波形。
7.动脉造影能明确显示栓塞部位。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肝素mg,静脉点滴,可按体重每6小时1.0~1.5mg/kg给予,但须反复测定凝血时间。
2.溶栓治疗可用尿激酶万~万U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也可动脉插管将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进行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用药量较静脉溶栓小,常用尿激酶50万~75万U。也可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
3.解痉止痛罂粟碱30~60mg或妥拉苏林25~75mg,注入患肢动脉;低分子右旋糖酐ml,静脉点滴;酚苄明mg,静脉注射;哌替啶50~75mg,肌内注射。
(二)手术治疗
诊断准确,定位清楚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取栓,这是当前最可靠和最好有效的方法。
目前疼痛资源共享群1、2、3群(人)均已满员,感谢疼痛伙伴们对培恩的支持信任!我们将继续筹建疼痛资源共享4群;需加群交流学习的伙伴请加管理员。
对疼痛事业有见解,热衷公益疼痛事业的伙伴
请联系管理员
1天学习1小时
1季度完成1本书
坚持学习1年
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