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外科手术量以年均约10%的比率增长,与此同时,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力求对患者的损伤最小、术后恢复更快,因此,临床对术后止血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各种原因造成的脏器出血病例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能够及时、正确止血是关乎此类患者生命安危及预后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抗血小板、抗凝及靶向治疗均有一定发展,但止血药物的开发相对滞后,研究新的有效与安全的止血药物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由辽宁远大诺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办的“药物止血再认识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血液科、消化科、急诊科、超声医学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就药物止血的进展、止血药对临床工作的价值及如何合理应用止血药物等话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阮长耿院士主持,他在会上指出,本次会议从基础药理、分子病理、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等多方面出发,对药物止血尤其是矛头蝮蛇血凝酶进行介绍,增进了大家对这一药物的再认识,从而优化其临床应用。会后,阮院士接受了记者采访,简单阐述了对药物止血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阮长耿院士访谈实录
外科手术后的止血与抗凝阮长耿院士:大家都知道,外科手术结束之后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其中包括血栓和出血。血栓问题,最近几年受到了很多的重视,因为血栓一旦出现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例如脑梗、心梗以及肺栓塞等。同样,出血也是极为危险的临床事件,例如我们今天开会提到的“非创伤性出血”,临床医生很难判断出血的位置在哪里,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这也是急诊科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对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和出血问题需要临床医生给予同样的白癜风是什么症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哪里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