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明媚的清晨,却听咳咳几声……地上一片鲜血……急促的脚步,紧张的呼声:快,快……
这不是电影桥段,也不是武打小说的章节,医院介入科的大夫们正在抢救一名因咳血而性命垂危的患者!具体怎么回事呢?
清晨6点多,介入科急诊会诊呼吸科一老年女性病患,此病患因肺癌术后、支气管扩张伴咳血、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结核入院,今晨突然大量咯血,咯血量约ml,内科止血治疗已无效,患者血容量迅速减少。在详细的询问患者病史、观察患者病情状况后,与家属沟通急诊行介入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家属在知晓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后,同意手术并签字。介入科急诊急救小组迅速出动,医院介入科胡元清副主任医院,全部急诊急救人员约40医院,并紧急对患者进行抢救与介入治疗。
胡元清副主任医师在查诊患者后与家属沟通患者病情:该患者咯血止不住,失血性休克,如果不做介入手术,患者就会因咯血而死亡,而做介入手术能有救活的一线希望,但患者状态很差,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患者家属出于对胡医师的信任与对介入治疗的信任,当机立断同意手术。
手术顺利开始,但患者的血压也已将至86/65水平,胡医师手法熟练的对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引入导丝导管,行胸主动脉造影,发现该患右上肺支气管动脉分支血管有造影剂渗漏,确定出血血管后,导管勾住该支气管动脉开口,预引入微导丝,但患者本身为肺癌术后并患有陈旧结核,该支气管动脉早已畸形,血管条件很差。
微导丝尝试数次都未能顺利进入该支气管动脉,胡医师再尝试给微导丝重新塑形、应用血管舒张药进行超选出血血管,再尝试了几次后也并没有超选但靶血管,再经历了数次失败后胡医师并没有放弃,他将造影导管与微导管同轴勾住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开口,以低流量缓慢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一边DSA下监视注入流速流向,一边‘冒烟’造影观察栓塞效果。再通过6次左右的栓塞剂注入后,造影证实出血血管栓塞良好。手术完成。
手术完成,止血成功,胡医师、介入手术室的医生护士、麻醉师都松了一口气。患者家属看到生命体征已平稳、面色已不再苍白的病患,看着大汗淋漓的胡医师,由衷的感谢无言以表。
术后跟踪随访该患者,术后15天,该患已生命体征平稳,无咯血等失血性症状。
感谢介入科胡元清副主任医师提供的病例,感谢他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无数的咯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