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佳科普羊水栓塞产妇有多难救抢救过1

什么是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当之无愧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

爱佳家政推荐阅读:“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的新闻,成了网络上最轰动的话题,原本是个体的不幸,却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舆论讨论。

新闻再次触动了医患间的敏感神经。究医院应对无方?

准妈妈和新手妈妈甚至一些“年轻”的外婆、奶奶们纷纷感叹说,之前根本不知道羊水栓塞,科普之后才知道那么可怕。

为什么会发生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真的那么低吗?有办法预防吗?

在此,爱佳引用---浙江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健康频道特邀拥有30多年产科经验、曾参与抢救了10多位“爆发性羊水栓塞”产妇的,浙江大学医院(浙江省妇保)产科主任贺晶主任医师,从学术角度客观地解读该疾病。

 产科医生?最怕碰到的意外

  贺晶告诉小编,只要是医生,都知道羊水栓塞,因为它太有名了,而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太可怕了。

  她记得,自己刚上医学院的时候,同寝室的姐妹在宿舍里翻教科书,翻到关于羊水栓塞的介绍时,这位未来的医生也被吓到了,惊呼:生孩子原来那么危险的啊?   

为什么羊水栓塞会那么凶险?

  首先跟羊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有关。羊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比如胎盘胎脂、胎粪、毛皮,污染物,一旦进入血液之后,会引发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特别是一些有形物质,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产妇肺部,形成肺栓塞,可能马上引起呼吸窘迫、心脏呼吸骤停。

  而且羊水的粘液中含有抗凝物质,会造成产妇正常的大出血无法凝结,即使不停地输入大量新鲜血液也无济于事。一位医学博士描述,医院救过一例羊水栓塞病人,切除子宫,光输血就输了1万多毫升,是人体血量的两倍多。

  “有时候发作很迅猛,抬头看一眼监护仪的功夫,产妇心跳可能就停止了;有些轻微的,可能会让医生以为是普通的产后出血。”贺晶坦言,自己从医三十多年来,参与过十几例羊水栓塞病人的抢救,但每次碰到还是紧张得不得了。

  即使抢救回来,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肾功能衰竭,如果大脑缺氧时间过长,可能成为植物人,手术室里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仅仅是第一步。贺晶告诉小编,去年抢救的一位产妇,产后第三天,她才松了一口气。

  近两年,省妇保每年要接生一万五千个宝宝,平均每年可能遇到1~2例羊水栓塞,总体发作率并不高,但死亡率高达80%,所以,羊水栓塞是当之无愧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

  贺晶告诉小编,除了羊水栓塞以外,严重心脏病、子痫、子宫破裂等都可能引起孕妇死亡,在这几个原因中,羊水栓塞引起的孕产妇死亡应该在前三,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羊水栓塞无有效的筛查办法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经常听到的分娩意外,无非是胎位不好、脐带绕脖子之类的问题,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羊水栓塞。

  但是,对医生来说在,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贺晶告诉小编,关于羊水栓塞的知识,在医学院的本科教学书中就有,即使不是产科医生也都知道。

  “典型的羊水栓塞,大家都知道,但临床中出现的往往是不典型的,而且至今没有哪种产前检查有办法查出先兆。”她说,医学发展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引起羊水栓塞的原因。

  羊水栓塞的症状,就跟严重药物过敏一样: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会出现休克,就像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一样。

  但羊水栓塞还无法像检测过敏原一样,提前发现可能的风险。

  “很多人都可能出现羊水进入母体的情况,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羊水栓塞,我们还没有找到它的确切病因。”所以,目前的产前检查也没有办法提前查出先兆。

高龄、剖宫产、多次分娩都是高危因素。虽然不能有效地筛查,但是有一些高危因素是比较明确的,首先是剖宫产,这是最明确的危险因素。

  贺晶告诉小编,在剖腹产的术前谈话记录中,羊水栓塞是明确提到的一类并发症,按照规范,医院都会向选择剖腹产的产妇和家属告知可能的风险。

“自然分娩也可能遇到羊水栓塞,但是剖宫产会把这个风险提高很多倍。”她强烈建议产妇,选择生还是剖,听医生的建议。自发宫缩太强烈,也可能引起羊水栓塞。

  “引发羊水栓塞的原因,一般跟子宫收缩过强有关,所以滥用催产素也可能引起羊水栓塞。”贺晶告诉小编,催产素的使用,都是按滴数,一滴滴精确使用,滥用催产素,人为加快产程,宫缩太快、压力太强,可能引起羊水进入母体血液。

  另外可能增加风险的因素,还包括高龄、多次分娩等。分娩次数增加,导致子宫组织疏松,羊水更容易透过子宫渗入母体,因而会增加风险。

  贺晶估计,二胎政策放开,高龄产妇增加,可能会引起羊水栓塞这种凶险意外的增加。

  给出5条生孩子的忠告

  羊水栓塞虽然总体发病率并不高,但因为它的极度凶险,贺晶要求医生一定要知晓,第一时间能进行相应的处理。所以选择一些规模大,医院,还是很有必要。

  虽然没有办法提前知道羊水栓塞的风险,但可以尽量避免,她也给孕产妇5条强烈的忠告:

  第一、生孩子确实有危险,请大家要认识到分娩的危险性,以前妇女生小孩被称为“鬼门关”,现在产妇死亡率虽然大大下降,但仍然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第二、孩子不要太大,3公斤左右就可以。

  第三、保持一定的体力,争取顺产。

  第四、选择自己生还是剖,听医生的建议。

  第五、如果出现问题,听医生的劝告,并且尽快给医生答复。

如果遇到羊水栓塞家属一定要明白,生二胎与生命那个重要?

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同样是由于家属对医学不了解,医生下达病危通知,建议摘子宫保大人,家属特别是媳妇的婆婆反对,说“这以后还怎么生二胎,做不了就转院”。可这时还能转院吗?

有准备的剖腹产恰恰是减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最有效方法。切开子宫瞬间吸引器首先是吸羊水,刀口是安全可控的,因为有止血钳钳夹,可以防止羊水进入静脉血管。家属对医学不了解,没有及时同意转为剖腹产,这是导致羊水栓塞未能避免的主要原因。而在病情告知后的家属的进一步应对失措,则是孕妇死亡、未能救活的直接原因。医生根据病情发展,建议切除子宫保大人——这是应对严重羊水栓塞,不得已抢救的关键之一,主要是为了能减少羊水、胎膜与主创口的接触面,并迅速止血,简而言之,要保命必须摘子宫止血(而不是媒体报道的切子宫引发大出血)

羊水栓塞如何预防?

  羊水栓塞目前还无法预防,但我们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1.定时做产前检查,除了羊水栓塞,还有一些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早发现,早处理。

  2.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因为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

  3.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4.医院,选择之后就要相信医生。

高危因素排排座,了解即可莫过于担忧

  再来讲讲羊水栓塞的发病率、死亡率及高危因素。

  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媒体报道有差异,有的说发病率为万分之一,有的说两万分之一,死亡率有的是60%,有的报80%,数据怎么打架了?“数据其实都没错。”贺晶主任解释,发病率是发病人数除以人口基数,死亡率亦然,但单独谈羊水栓塞的发病率死亡率并不科学,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疾病,缺乏大样本的调查数据。有时,医院一年也难以遇到一例,甚至有的医生一辈子也没遇到过。

  举例说,浙江省妇保去年遇到两例羊水栓塞的产妇,非常幸运都抢救回来了,死亡率为零;医院可能同样遇到两名,只抢救回一名,死亡率就是50%;甚至不排除一些轻微的羊水栓塞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最终“自愈”的情况。

  特别强调,以上列举的“高危”因素不要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危”划等号,毕竟爆发性羊水栓塞仍是极其少见的疾病。换句话说,即使你存在以上所有高危因素,出现爆发性羊水栓塞的几率仍然是和中千万彩票大奖差不多!









































开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茁壮成长
金赛培训名额过半侯建霞牙周病学初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hl/52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