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医生护士不知去向》,这则新闻可以说是今天最热,引爆舆论。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质疑报道的专业性,很多医务人员提出严厉批评,认为媒体记者在报道这些案例时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直医院的责任,“羊水栓塞为何没有事先检查出来”这类说法属于“无知笑话”。
医生患者谁是谁非?其中真相究竟如何?医患关系如何缓解?
本文只是想说说新闻中出现的羊水栓塞,大家可以当新闻背景阅读,能长点知识就好,看完之后能感慨一下女人生孩子真不容易,回去好好孝敬母亲疼爱老婆就更好了。
根据中国妇产科网的解释,羊水栓塞是产科极为罕见的一种急症,尽管发生率低,但是死亡率却高达60%~80%。
年城市孕产妇死亡因素构成中,羊水栓塞因素占11.8%;而年城市孕产妇死亡因素构成中,羊水栓塞因素占25.6%;年城市孕产妇死亡因素构成中,羊水栓塞占14.5%。
因为羊水栓塞病死率高,无法预测,抢救难度高。所以,羊水栓塞是产科公认的死神。
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曾在微博上说过一个病例:「羊水栓塞,医院救回过一例,半夜2点好几个大主任守在手术室,光输血就输了一万多。最后孩子和子宫都没保住」。这是在协和,在北京,有最好的医疗条件和最充足的血站资源,换成新闻医院,第一时间能不能调动这么多血都是问题。所以说羊水栓塞是真正的产科死神,而且人类医学至今也未能攻克。有什么比不受控的死神更可怕?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指的是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现在也有研究认为是一种严重过敏反应。
听起来很绕口,说通俗一点就是:在分娩的时候,羊水通过子宫创口进入了母体的血液里。羊水里有什么?胎儿胎脂、胎粪、毛皮之类的杂质都在里面,还有些促凝成分,这些东西进入母体血液,会引发很严重的并发症,全身大出血、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都是有极大可能引发死亡的。就算是正常人,血液里进了杂质,你觉得还会好吗?
更可怕的是,以目前的医学技术,没有在产前检查里查出羊水栓塞先兆的方法,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出足够的预防措施。在胎膜破裂后,病人发作很迅速,往往来不及抢救。
这些原因都造成了羊水栓塞的产妇病死率高达80%以上。
唯一的好消息是,羊水栓塞还是很罕见的,根据人卫版教科书,发病率为4~6/10万。这比例虽然低,可是一旦发生,就是任何一个家庭都无法承受的悲剧。
看到也有人质疑报道中的子宫切除,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一定要切除子宫吗?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及时的产科处理对于抢救成功与否极为重要。
至今为止,在地球这颗行星上,人类医学还没有找到产前检查确认羊水栓塞风险的办法,属于不可预知极难抢救的医学难题,做手术之前都会告知这种不可抗力及可能性,并由病人和家属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
从目前视频报道和描述的分娩和抢救过程来看,因胎儿个头过大,医生一开始建议剖腹产,家属坚持顺产;后来产妇太痛(子宫收缩过强),被迫转为剖腹产,婴儿生下后,发现羊水已经进入血液循环,产妇陷入危险。
有准备的剖腹产恰恰是减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最有效方法。切开子宫瞬间吸引器首先是吸羊水,刀口是安全可控的,因为有止血钳钳夹,可以防止羊水进入静脉血管。
家属对医学不了解,没有及时同意转为剖腹产,这是导致羊水栓塞未能避免的主要原因。而在病情告知后的家属的进一步应对失措,则是孕妇死亡、未能救活的直接原因。
医生根据病情发展,建议切除子宫保大人--这是应对严重羊水栓塞,不得已抢救的关键之一,主要是为了能减少羊水、胎膜与主创口的接触面,并迅速止血,简而言之,要保命必须摘子宫止血(而不是媒体报道的切子宫引发大出血)。
同样是由于家属对医学不了解,医生下达病危通知,建议摘子宫保大人,家属特别是媳妇的婆婆反对,说“这以后还怎么生二胎,做不了就转院”。可这时还能转院吗?因为要生二胎不肯手术签字,真的是不顾产妇性命的举动。也难怪有人感慨,以后生孩子一定要娘家人在场。
羊水栓塞这么可怕,我们就只能看着死神降临?其实我们也是能做一些预防工作的。
1、定时做产前检查,除了羊水栓塞,还有一些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早发现,早处理。
2、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容易发生羊水栓塞,要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3、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发现。
4、合理使用催产素,并密切观察。
5、医院,选择之后就要相信医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年,28.9万名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死亡。导致孕妇死亡的四大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大出血(大多数是产后出血)、感染(大多数是败血症)、妊娠高血压(通常是子痫)和难产。
人类医学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孕妇的死亡率虽然大幅度下降,但是孕妇在分娩的时候,依旧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大家需要冷静接受孕妇有可能死亡的现实,媒体更需要冷静。也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我们也能扼住死神的咽喉。
每一位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都是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即便如此,母亲依然鼓起勇气与死神搏斗,最终生下我们,在此向所有母亲致敬。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