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就给大家推一篇电影好了,不多,就一篇
如果你被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的残酷所震撼到了,这部由他导演的电影同样会让你瞠目结舌
《启示录》
豆瓣8.4分,一部惊险刺激,残忍血腥,让人叹为观止的电影,以玛雅文化为背景,讲述弱小的虎牙部落抵御强大的玛雅入侵和猎杀的电影
(以下内容选自Mtime时光网作者:日影未入门)年前,哥伦布开始创世航行的前夜,南美洲的土著居民玛雅人,在创造了玛雅文明的辉煌后濒临消亡。《启示》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大略相当于公元纪年的1年。电影的开篇说道,一个伟大文明的毁灭只可能来自其内部。梅尔·吉布森是典型的好莱坞导演,但他的独特之处是,他的视野更乖张,内心更冲动,对于好莱坞的坚守怪诞却更偏执。华莱士被押上了断头台、耶稣被绑上了十字架,似乎不承受肉体的极致之苦,便无法得到精神的超脱和重生。《启示》的凌厉首先表现在镜头的血腥上。以猎杀貘(野猪一种)的一场戏作为开篇,画面原始生猛、异常干净,并排的尖刺刺入貘的身体,虎爪和伙伴们手撕貘肉,生吞卵蛋,粗野调笑。从这一刻起,影片就不曾停止过对个体暴力的渲染。标枪刺穿身体,毒蛇咬破喉咙,黑豹撕碎人脸,个人的受难再次达到了观者承受的极限。然而,梅尔·吉布森不再满足于戕害个体,这一次他想要让整个文明遭殃。用他的影像对玛雅文明的离奇消失作出注解,进而对全人类的命运给出思考。这个野心的实现,是梅尔·吉布森用最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就像是一出通俗剧)对好莱坞做出的哲学意味上的解构。于是有了走马灯似的、在高高的金字塔上、被砍下的头颅和被掘出的跳动的心脏。不计其数的头颅和断头的尸体从塔上滚下,布满台阶的暗紫色的血迹让人闻到了死亡的味道。极致出现在布满乌黑色尸体的死人堆那场戏中,观者的体验甚至超离了恐惧,产生出非现实的荒诞意味。瘟疫、内讧、烂杀,甚至是生育能力的丧失,都是玛雅文明消亡的佐证和寓言。梅尔·吉布森在一张好莱坞样板英雄般的面孔下,有着哲人般深远的思考和狂人般不羁的灵魂。所以难免,影片的影像和表层脱离不了好莱坞的黄金套路。这也是很多人把本片作为励志片来看的原因。人们无法忘怀华莱士的振臂一呼,似乎也在虎爪的疾逃中看得热血沸腾。然而虎爪的逃生不再是纯粹的个人意志,而是宿命有意的安排。那场突如其来的日食,终结了血腥的祭祀,也让断头台上的虎爪死里逃生;同族兄弟的舍命相救,让虎爪有了逃入森林的可能;在追逐与被追逐的博弈中,幸运的成分同样不可忽略,比如飞身瀑布的一纵,比如早就安置完毕的猎器。虽然,虎爪对妻儿的爱、来自父亲的激励、以及逃生的意志依然让人看得心生敬意。看破这层表象不难,然而梅尔·吉布森的真意又何在?在我看来,吉布森是在通往好莱坞未来的路上,实践着自己的认知。那就是,用最好莱坞的方式来超越好莱坞。影片的影像意义、表象意义无一不是向经典的好莱坞模式致敬:意志的救赎、弱者的胜利、励志的意味。然而穿透表象,我们看出了血腥的B级片风格、cult电影的无厘头、远逝的文明所带来的神秘气息、无意义就是意义的后现代电影的神髓。玛雅人夸张的文身饰物、血涔涔的金字塔上的疯狂屠戮、疾逃的路上惊心动魄、黑豹炯炯有神的眼、奴隶搬凿石灰的白、氤晕着原始薄雾般的绿,这场狂欢式的视觉暴力同样是对现代文明、集体无意识的策反和颠覆。梅尔·吉布森通过这部影片表达了他对于人类文明的思索,顺带给好莱坞电影提供了一个另类的出口。对暴力干净紧凑的铺陈、对人性层递式的挖掘和深入,在所有手段和表达的背后,导演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老老实实地坚守着好莱坞电影的规矩,只不过,他带入了一种崭新的境界。两层含意上的结尾十足的好莱坞,虎爪的妻子水中分娩,意味昭然若揭;面对代表现代文明的航船的到来,虎爪选择了离开。然而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导演在深层思考上超越好莱坞的所在。并非说这样的结尾不好,只是会有太多的人误会了导演的意图。事实是,虎爪的离开,未必是幸福的开始,更可能是苦难的开端,历史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降生的婴儿与其说是玛雅人传递种族与文明的希望,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模棱两可的预言,因为又有谁能肯定,这个婴儿的出生就一定指向新生呢?人类总是自以为是。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久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