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的新闻,在互联网上不停发酵。除了普通大众,在中国医生群体中,医生们也都在第一时间转发和传播知识,追问真相。在医疗事故处理极易引发舆论暴力的当下,网络上的医生大V们,他们担负起教育大众的职责,他们成为弥合医患裂痕的先锋。
孕产恶魔: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从子宫创口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由于羊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胎儿胎脂、胎粪、毛皮)和粘液中的抗凝成分。
首先,污染物质进入血液,会引发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特别是这些有形物质随血液循环进入在肺从而形成栓塞,肺泡丧失换气功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继之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呼吸窘迫、心跳呼吸骤停,甚至心衰竭。
同时,由于羊水中粘液含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造成产妇产后正常的大出血无法凝结,即使输入大量的鲜血也常常无法纠正血流不止;而有形物质对毛细血管的栓塞,又很有可能引发不可控制的全身弥漫性大出血,有时还伴皮肤、胃肠道及尿道出血。以上四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极大的可能导向死亡。
引发这个急症的原因一般是子宫收缩过强,导致胎膜破裂,羊水从子宫创口进入血液循环。至今人类医学的产前检查对此仍没有找到查出先兆的办法,也就没能研究出足够的措施来预防。然后胎膜破裂后病人发作很迅速急迫,抢救往往来不及。
羊水栓塞的发作率虽然只有大约两万分之一,但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达80%,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也是至今残存的孕产妇死亡主因。至今为止,人类医学还没有找到产前检查确认羊水栓塞风险的办法。
有准备的剖腹产恰恰是减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最有效方法。切开子宫瞬间吸引器首先是吸羊水,刀口是安全可控的,因为有止血钳钳夹,可以防止羊水进入静脉血管。事件中,医生根据病情发展,建议切除子宫保大人——这是应对严重羊水栓塞,不得已抢救的关键之一,主要是为了能减少羊水、胎膜与主创口的接触面,并迅速止血,简而言之,要保命必须摘子宫止血。
根据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的描述,医院救回过一例羊水栓塞患者,切除子宫,光输血就输了一万多毫升,是人体血量的两倍多,相当于50多个献血者所献的全部血量。最后救活了孕妇,但胎儿没有保住。
而且这是在医院医院,得益于北京这个超级城市的多个血站资源。很多小城市整个血站都不会备有这么多的单一血型血源。
医界大V尽全力解读
据“健康界”8月14日报道,在医疗纠纷基本靠调节而不是走法律程序,在医患之间信任断裂的当下,医生大V们正在不遗余力地弥合:
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妇产科医生
龚晓明医生将其10年前为一本书写的综述《羊水栓塞》贴在网上,并表示:“孕产妇死亡率我们国家是23/10万,发达国家可以到6~8/10万,但是绝无法到0,任何一个医生都不希望遭遇到孕产妇死亡。闹,解决不了问题,保险也许是出路。”(微博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