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在湖南湘潭及上海的两例产妇羊水栓塞的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某院一产妇因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当日21点30分死亡。
年8月18日,上海市某院一产妇被诊断为羊水栓塞,经40名医护人员24小时忙碌抢救,输血53袋,多家医院和血液中心协力配合,成功获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小编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当分娩时遭遇以下这些情况时,我们一定要理智处理,医院妇产科专家,为大家普及一下:
什么是羊水栓塞?
说到“羊水栓塞”,大多数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莫名其妙,但是这个名词却令所有妇产科医师闻之色变,甚至不愿意去谈论它!因为“羊水栓塞”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总是出其不意的发生、几乎无法预防。
众所周知,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的时候,第一个靠的就是经由脐带与胎盘传输所带来的养分,而第二个就是靠着羊水里面所富含的蛋白质。胎儿必须不断喝下羊水来供应身体所需的养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蛋白质。然而羊水主要的成分,其实就是胎儿自己所排出的尿液,因为胎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毕,所以体内许多的蛋白质无法完全过滤回收而排入羊水内。
而栓塞顾名思义就是阻碍、堵塞的意思,而“羊水栓塞”最直接的解释就是羊水所造成的阻塞。
“羊水栓塞就是指在分娩时,大量的羊水进入妈妈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的胎便、粘蛋白、毛、上皮细胞及胎脂成为栓塞的栓子,因而造成血液栓塞;同时,由于羊水中含有的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所以导致凝血功能,将使妈妈立即发生肺栓塞、休克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专家说。
哪些原因会导致羊水栓塞?
三大诱因:胎盘早破、异常子宫血管开放、宫腔压力变化大
专家表示,首先,胎盘早破导致羊水外流,胎膜与宫颈壁分离使血管损伤,羊水有可能经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如果此时有较强的不规律的宫缩,羊水很快会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和凝血机制异常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羊水栓塞。
其次是异常子宫血管开放:疤痕子宫产时,若发生子宫破裂,也会有血管异常的情况。如果羊水破了,这些羊水流到血管里,同样会产生羊水栓塞。
另外,一些急产和多产产妇,分娩时宫腔压力变化大也相对容易中招。因为多产的孕妇生得比较多、比较快,产道的损伤也较大,特别是子宫下段和宫颈裂伤。一旦裂伤,血管道开放,羊水比较容易进入母体血管系统。若在引产的过程中不恰当使用催产素,有过强过频的宫缩,此时由于宫腔压力太大,血管破裂后也更容易产生羊水栓塞情况。
哪类孕妇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高龄、多产、剖腹产、双胎、巨大儿、高血压等孕妇发生几率高
哪些人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呢?
1、怀男胎的孕妇。有统计数字表明,发生羊水栓塞的孕妇中怀男胎的更多见。
2、子宫张力比较高的女性,比方说怀了双胎,羊水过多,加压分娩或者不规范地使用缩宫素,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3、剖腹产也是发生羊水栓塞的原因之一。陈敦金强调,顺产或剖腹产都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但剖腹产发生羊水栓塞的比例远高于顺产,其发生的概率约比顺产高五至六倍。
羊水栓塞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并发症,最好不要发生,否则产妇的生命能挽救回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如何预防?
减少多产、急产、高龄产和剖宫产
专家认为,为尽量避免或减少生产风险,在生产过程中产妇要配合医生,防止阴道裂伤。采取理疗热敷、给产妇按摩等方法减轻分娩的疼痛。选择一些自由体位,可以适当播放音乐,使产妇心情放松。而在产程中合理使用催产素,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最后,避免多次妊娠、多次分娩都可以减少羊水栓塞意外的发生。
Tips
孕妇及家属需知
专家强调,生孩子是有风险的,市民应该懂一些相关知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70后、80后首次剖腹产现在再次怀孕的孕妇不少,且高龄孕妇增多。而曾经剖腹产的孕妇,怀巨大儿、双胞胎的孕妇,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盘植入、羊水过多以及有过敏史等孕妇,发生羊水栓塞几率相对较高,要提高警惕,严格依时产检,生产时密切配合医生。专家同时建议——
1、不要因为怕疼,在不符合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仍强求医生剖腹产,尤其现在有不少人可生二胎,剖腹产后再生育,所面临的意外风险会增加。
2、胎儿太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增加风险,一般3公斤左右就可以,孕妇怀孕期间注意均衡饮食。
3、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家属要听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拖延时间,以赢得抢救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