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简介:张俊杰先生,陕西省著名作家,特级教师,武功历史和民俗文化专家。著有《后稷》、《第一才女》、《苏武忠烈传》、长篇小说《追梦》等。摄影:党小成姜嫄是上古三皇中的第三皇炎帝神农氏的第四代孙女,是上古有邰国君姜龙的女儿,他十六岁时嫁给上古五帝第三个大帝帝喾为妃。当时帝喾有四位夫人:正妃陈锋氏、偏妃娵訾氏、元妃有邰氏姜嫄、次妃有娀氏简狄。这四位夫人中,最姜嫄年轻、貌美、贤惠,也最受帝喾大帝的宠爱。但姜嫄的命运并不好,幼小丧父,进宫十多年一直未生育,虽然多次向神灵求子,但还是未生育。那三位夫人本来就很嫉妒姜嫄,嘲笑姜嫄是不会下蛋的鸡。姜嫄虽然很生气,但又能怎样?为了躲避这几个女人,她于是告假回到娘家有邰氏。当时正值初春,一场细雨过后,日丽气爽,姜嫄来到漆水河边,忽然发现沙滩上有巨人的几个脚印。脚印特别大,大得出奇。姜嫄很是好奇,走上前去。她用自己的脚踩在巨人脚印的大拇指上,不大不小,正合适,她惊讶至极,不禁“呀!”惊叫了一声。谁知她这一惊叫,腹部突然一震,有奇异的感觉。回到娘家,郁郁寡欢,她只好回到了京城。帝喾见元妃姜嫄满脸病容,命太医诊治。太医一把脉,居然是身怀六甲!帝喾很是高兴,命宫人细心侍候。十月之后,如期在正月十六日分娩,生了个男孩。但谁知这个男孩很是丑陋,皮肤黝黑,满身皴皮。春秋时代,孔夫子收集整理民间的诗赋,编成了一本书,就是如今所说的《诗经》。据《诗经·生民》所说,孩子出生之后,姜嫄见孩子丑陋,又因是踩了巨人足迹而有了胎气,于是把孩子三次抛弃,见孩子不死,以为有神力保护,她才抱了回来抚养。由于《诗经》如此说,此后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列女传》也如此说。其实,这种说法,与春秋之前的一些文献有异,我经过深入考证,也甚觉不妥。理由有四:一是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姜嫄生性良善,贤惠,博爱,即便生的儿子再丑,她也绝不会将自己亲生的来之不易的儿子三次残忍地抛弃,这与之后天下民众尊称她是圣母极不相符。二是姜嫄所生的孩子,也是帝喾大帝的儿子,帝喾大帝尚未允许,姜嫄不能也绝不敢把儿子三次抛弃。三是《诗经》收编的诗歌来自民间传说,平民百姓不知上层宫廷后妃之间争风吃醋你死我活的争斗,便以村妇之腹量圣母之心,编了这么一个民歌。四是孔夫子崇拜上古五帝,不愿揭露出帝喾大帝宫廷后妃之间的是是非非,将错就错,就将这首来自民间的民歌未加改正收编在《诗经》里。至于之后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列女传》所说的姜嫄三次抛弃自己的儿子那更是以讹传讹了。因此,我在写《后稷》这本书时做了历史还原。其实,三次抛弃婴儿是帝后陈锋氏、偏妃娵訾氏、次妃有娀氏简狄所为。当时偏妃娵訾氏已经为帝喾大帝生了个长子,名字叫做“挚”,帝后陈锋氏也生了放勋和放齐兄弟,有娀氏简狄也生了“契”。她们都知道帝喾大帝最宠爱的是有邰氏姜嫄。原来姜嫄没有儿子,她们忌恨姜嫄只是争风吃醋,而今姜嫄有了儿子,他们更怕帝喾大帝把大帝位传给姜嫄的儿子,因此合谋说姜嫄是踩了魔鬼的脚印才生了个魔鬼的孽种,迫使帝喾大帝置姜嫄的儿子于死地。她们先把婴儿扔在牛羊早晚必经过的一条狭窄的小巷中间,想让牛羊把婴儿踩死,用心何其毒啊!但是牛羊听到婴儿哭叫声之后,吓得一个个顺着墙根从婴儿身边绕了过去。这三个毒辣的女人见婴儿未死,又把婴儿扔在树林里喂野兽。但谁知那几天树林中有很多人在伐树,野兽早已被吓跑了。她们见婴儿还未死,又把婴儿身上的衣物扒了个精光,扔在河渠的冰上想把婴儿活活冻死,何其残忍!然而,天空中的飞禽听到婴儿的哭叫声,都降落了下来,它们有的展开翅膀,把婴儿置于它们身上,有的用翅膀盖在婴儿身上,把婴儿包裹得严严实实,有几个母狮子还跑来专门为婴儿喂奶。帝后陈锋氏得知这种情况,知道婴儿有神力保护,再也不敢加害婴儿了,才让姜嫄将婴儿抱了回去。姜嫄很痛心儿子被这几个女人残忍的三次抛弃,也为了让儿子永远记住这件事,便给儿子起名“弃”。姜嫄害怕这几个女人再加害自己的儿子,干脆抱着儿子回到了娘家有邰氏,远离帝京,远离开这几个毒辣的女人。一年夏天,非常炎热。六月六日这一天,姜嫄带着儿子来到漆水河边。孩子一见水,便跳到河里洗了起来。谁知,奇怪极了,经漆水河的水一洗,孩子身上的皴皮脱落得干干净净,黝黑的皮肤变得白皙白皙,整个人变得俊俊美美。正由于有这样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到如今,人们把漆水河叫做神河,把漆水河里的水称作神水。特别到了六月六日这一天,远近的人们都会来到漆水河洗神水。这天的漆水河,就像伊斯兰教徒去恒河洗圣水一样虔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漆水河未被污染之前,家乡的人们还保持着六月六日在漆水河洗神水这种习俗。后来帝喾大帝去世之后,娵訾氏所生的长子“挚”登基做了大帝。这个挚,是个十足的混混,荒淫无耻,奢侈至极,仅仅九年之间,就把几代大帝积攒的财富挥霍罄尽,他又去抢掠诸侯国的财富,激起了诸侯的愤怒。帝后陈锋氏所生的放勋,也就是历史上称作的唐尧,既圣贤又富有胆略,趁机推翻了昏君挚的统治,被众诸侯拥立做了大帝。姜嫄很清楚宫廷斗争的残酷,因此,她久居娘家有邰氏,一边教儿子“弃”识字学习,继承先祖神农氏刀耕火种种植五谷的技能,一边她自己学习整理先祖神农氏用生命品尝验证的尚未完成的《神农本草纲目》。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她的儿子“弃”不但学通了神农氏刀耕火种的五谷种植方法,而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大田农业种植的方法和最先进的农具,成了世界农业发明者的鼻祖。姜嫄自己也学通了医药技能,并用她精通的医药技能为民众救死扶伤。姜嫄善良贤惠博爱,为保护抚养教育儿子“弃”和为广大民众救死扶伤艰辛了一生,她善良贤惠博爱伟大的母爱精神为人类女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世人颂扬她是圣母,母仪天下。一百四十二岁那年,她含笑九泉。安葬在有邰家乡的小华山山顶上。又由于人们爱戴她为广大民众救死扶伤伟大的博爱精神,很多地方的民众都纪念她,为她造坟墓。因此,很多地方直到如今都有姜嫄墓。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立国之后,纪念先祖,不但把姜嫄墓扩建为姜嫄圣母陵,而且,在姜嫄圣母陵一侧建有后稷祠,年年享受国家级祭祀。汉武帝时,罢辍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提倡“克己复礼”,“复礼”,指的就是提倡恢复周朝兴盛时的王道治国之制度。姜嫄后稷是先周的始祖,当然极受尊敬,当时的姜嫄圣母陵和后稷祠规模宏伟,翠柏参天,青石颂碑如林。每逢佳节,游人如云,香火极盛。唐代时,孝道文化极盛,姜嫄圣母陵和后稷祠香火依然鼎盛。历朝历代很多文人墨客对圣母姜嫄都很景仰,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列女传》中对姜嫄赞颂道:“弃母姜嫄,清静专一。”一位诗人瞻仰了姜嫄墓之后还留诗道:“翠柏白云绕,碑林贤惠铭。母仪天下颂,青史姜嫄陵。”自古以来,很多女性学习姜嫄善良贤惠博爱的品德,也都名垂青史。明代康海写的《武功县志·列女》中就记载了我们武功很多善良贤惠的节烈妇女,如苏坊镇周村的郝王氏,在丈夫儿子都死了以后,家里只剩下她与婆母,婆母和亲邻都劝她改嫁,她坚决不改嫁,一直赡养婆母去世。多么善良贤惠的女人啊!如今我们武功县弘扬六大文化,第一个就是弘扬姜嫄圣母的母仪文化。我们武功是圣母姜嫄的故乡,广大母亲也一定会以姜嫄圣母的善良贤惠博爱品德为榜样,勤劳善良,相夫教子,敬老睦邻,为建设和谐小康的家庭、村社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来!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hl/1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