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多学科团队综合诊疗的模式免去了病情危重之际在不同科室之间反复就诊、重复检查的奔波辗转,以及在不同治疗意见之间徘徊的茫然纠结,能帮助患者少走弯路,及时得到最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最适合自身情况的综合治疗方案,争取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改善生存质量。
今天早晨8点,医院泌尿外科、骨外科、肿瘤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的医生齐聚一堂,为一名肾癌骨转移的患者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这名患者一周前刚在医院成功接受了由泌尿外科主任朱刚医生主刀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减瘤性肾切除术,目前恢复良好,准备在今天出院。此次多学科联合会诊由朱刚主任主持,主要聚焦于讨论该患者出现肾癌早期骨转移的原因、接下来即将为该患者实施的椎体转移病灶刮除、椎体重建手术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泌尿外科主任朱刚医生(中)、李鸿波医生(右)介绍该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情况和目前的恢复效果。影像科白林医生(下图右一)分析X光片表现,判断该患者骨损害主要转移自原发性肾肿瘤。病理科主任乔旭柏医生分析了最新的病理切片结果,解释了肉瘤成分可能是出现早期骨转移的原因。医院骨外科主任路继科医生(上图右二)、圆尾圭美医生(下图左一)、张建新医生(下图右二)讨论患者的脊柱重建手术方案,建议在手术当天,首先实施血管栓塞术,同期进行瘤体刮除及椎体固定重建手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血行转移。患者早期发生椎体转移,和瘤体内的肉瘤成分相关。放疗科李明昱医生(右一)建议在椎体重建手术后开始进行椎体放疗,巩固治疗效果。
肿瘤科顾艳斐医生(左一)回顾了肾细胞癌治疗的发展历程,目前标准治疗带来的获益,最前沿的免疫治疗原理和最新临床试验数据,建议在该患者脊柱重建手术两周后开始使用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并规律随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经过多学科团队的讨论,确定了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2-3周后,在血管栓塞术之后进行骨外科手术;在手术2-4周伤口愈合后尽快开始放射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并由肿瘤科医生进行长期的后续追踪治疗。由于前期准备充分,这次多学科联合会诊在1小时之内高效、顺利完成,目前患者已接受该方案,并将积极配合治疗。在和睦家,像今天这样通过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进行综合诊疗的模式已非常成熟。针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和睦家可按照现行的工作流程,迅速召集与患者病情相关科室的的多学科团队进行会诊,在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各阶段协同作战,为患者提供最优化、最完善、最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让“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和睦家患者不必在各个科室的专家之间兜兜转转。来和睦家多学科诊疗团队会以最高的效率围着患者转起来,争取最佳疗效。医院?启望肿瘤中心了解详情或预约专家,请致电:(),1581870424小时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