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的应用

白癜风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90092.html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病因尚不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有颅内定时炸弹之称。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年发表ISAT试验结果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夹闭相比能够降低残死率,改善临床预后,此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确切。

血栓形成是颅内动脉瘤弹簧栓塞主要的并发症,因为血栓栓塞扰乱血流引起了内膜损伤。因此预防和治疗应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所导致的血栓是主要的问题。对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尚未形成共识。然而随着支架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广泛应用,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准备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术前应予以充分的抗血小板药物准备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破裂动脉瘤的抗血小板药物准备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关于药物应用与否、应用药物的种类、方式以及时机都存在较大争议。多数专家认为术前l~3h或术中应用负荷量的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不会增加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

一些纤溶药物,替罗非班,阿昔单抗被报道动脉内或静脉内应用,一般的共识纤溶药物不应该应用,因其脑部出血风险较高。阿昔单抗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弹簧栓塞血栓形成仍是有争议的。也有一些阿昔单抗导致脑出血和罕见的血小板减少症。因此替罗非班应用于此领域的越来越多。S.Kim报道在所有患者支架辅助栓塞之前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40例动脉瘤患者,34例结局良好,GOS评分4-5分,所有患者未出现因替罗非班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粘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出血。H.W.Jeong等通过微导管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以更小的剂量和更高的安全性、再通率,虽然不是随机对照试验但是证实了替罗非班在处理急性血栓并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内LeiFeng等报道破裂颅内动脉瘤弹簧栓塞术中并发血栓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替罗非班与尿激酶交替通过微导管注射,在血栓的远端、中部、近端各注射1/3的剂量也是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小结

毫无疑问,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栓塞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无论是术前代替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降低血栓风险还是术中处理急性血栓都有相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报道,但是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AmJNeuroradiol.37:–14.

TurkNeurosurg.24:-.

AmJNeuroradiol.34:–25.

AmJNeuroradiol.37:–14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hl/17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