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产程在临床的应用开展,为促进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对于新产程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促进孕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积极应对处理分娩突发状况,保障母婴安全,搭建相关专业学者学术交流平台,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定于年12月3日举办《新产程临床应用与解读继续教育学习班》,医学会继续教育编号,学习班医院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到会讲座,就新产程时间及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新产程的临床观察与处理以及广东省自然分娩现状、阴道助产技术、产科人性化关怀等方面的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研讨、交流,学习班结束授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3分,欢迎妇产、妇女保健、助产、产后康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医生、助产士等踊跃参加!
参会须知
会议时间:年12月3日08:30-17:00
年12月4日08:30-12:00
报到时间:年12月2日下午16:00-23:00
(深圳市代表3日07:50-08:20)
离会时间:年12月3日18:00前
会议地点:医院30楼多功能厅
会议费用:本次研讨班免收注册费。统一安排中餐,住宿费自理。
主办单位: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医院
报名方式:参会代表请于12月3日前将报名信息发E-mail到:
qq. 牛建民: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院产科主任,母胎医学学科带头人。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围产医学、母胎医学、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任职包括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组长,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科与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产科急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妇产与遗传杂志编委;研究方向:娠期期代谢性疾病;相关研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在JCEM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苏放明—阴道助产适宜技术苏放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产科主任,广东省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罕少见病杂志、妇产与遗传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专业,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专业30余年,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医院、医院从事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产科疑难杂症、妇科内分泌失调所致的月经病、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高危妊娠、孕产妇危急重症特别是羊水栓塞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救治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国产LHRH及其类似物的妇产科诊断与治疗研究”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反向点杂交技术的方法学研究及在皮肤性病诊断中的应用”获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赵卫华—瘢痕子宫的阴道分娩赵卫华:主任医师,医院产科主任。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善于妇产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擅长高危妊娠、孕期疾病筛查、优生咨询、产后盆底康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的诊治及多种妇产科手术。在流产和早产的发病机制、难产处理、计划生育新方法以及胎儿器官的发育、超声治疗等方面均做过较深入的研究。
陈丽华—新产程的临床观察与处理陈丽华:副主任护师,从事助产工作21年,现任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是深圳市健康教育讲师团的成员,率先在全市推广范渊达教授的服务理念,推广"无保护会阴接生"。带领科室人员开展助产士门诊、孕妇学校授课、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自由体位分娩、产后追踪服务,为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积极努力。所在助产士集体被评为广东省省级"巾帼文明岗"、市级"优秀护理集体",而她本人也获得"深圳市十佳护士"、"深圳市优秀助产士"的称号。
张秋娟张秋娟:主任医师,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与教学近30年,在不孕不育、妇科肿瘤、内分泌疾病、宫颈疾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各类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省级分会委员、省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深港国际妇科微创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撰写《性病诊断治疗学》等著作三部;完成中外科研课题三项并获奖。曾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国际宫腔镜会议及多种妇产科的学术峰会。医院特诊专家。
张洁—新产程下产后的盆底管理张洁: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系妇产科学专业,远东盆底康复专科学科带人头。曾就职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曾轮转于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普外及泌尿外科,具备全科医师的基本素质,从事妇产科工作20年,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处理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各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如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痛等。年获国际盆底学校盆底康复技术一级培训师资格。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生物反馈在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中的价值》等数十篇;申请了国家级课题《仿生物电刺激对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及盆底功能的影响》;编写了《中国盆底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及女性盆底表面肌电数据库项目培训教材》;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早期干预的研究”“中国女性盆底表面肌电数据库”等。
赵坤—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赵坤:主任医师,现医院大产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原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有丰富的妇产科管理经验。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在产科的高危妊娠及难产的处理诊疗中有独到的见解,经验丰富,手术操作娴熟,尤其在难产的诊断和处理中堪称技术精良。擅长各类高危妊娠、难产、产前诊断、产科各种急重症抢救与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 许可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医院产科主任。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急症病人的诊疗。擅长于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急症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优生优育的筛查,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和治疗。善于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临床技术问题。病理产科及难产的诊断和处理。指导下级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定期专家门诊、教学查房和疑难病案讨论。主持完成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诊断和抢救工作。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围产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围产监护学组副组长、深圳市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奖1项,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