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中,排在前几位的疾病依次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羊水栓塞,而其中羊水栓塞因其“凶险”被公认为产科的死神。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羊水栓塞。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产妇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通俗一点说,就是在分娩的时候,羊水通过子宫创口进入母体的血液里。当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羊水中的上皮组织、胎脂、胎粪、粘蛋白等物质就像栓子一样,造成血液栓塞。同时,羊水中含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还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即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从而引发很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全身弥漫性出血、全身多脏器损伤等,来势汹汹,极大可能引发死亡。其可能的诱因包括:高龄产妇、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等,同时死胎不下也可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病率。
死亡率达80%
羊水栓塞极其凶险,目前世界上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机率为二万分之一,母子死亡率为80%。
羊水栓塞的“凶”,在于它无法预测,发病特别急,又往往由于对其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治时机。临床上把羊水栓塞发病的前半小时,称为“黄金抢救半小时”,即半小时之内如果查明病因,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可以挽救40%患者的生命。但是,羊水栓塞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很难及时作出判断。尤其是在各方医院,一旦发病很难被抢救过来。
羊水栓塞的“险”在于它处理棘手。一旦判定为羊水栓塞,临床抢救好比在“死神”手中抢回生命,需要分秒必争。输血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输血首先是要配血,配血要花时间,同时止血的凝血剂平时存放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用在患者身上需要解冻,也需要时间。抢救患者需要开放2—3条静脉,甚至扎深静脉。整个过程至少需要7-8名医护人员,如果缺乏平时的演练,很难组织好及时抢救。如果发生大出血,经过积极处理仍不能有效止血,就要立即切除子宫,阻断羊水继续进入血循环,同时控制胎盘剥离面出血导致的大出血。但是,羊水栓塞因其极高的凶险性,往往切掉子宫也救不了命,这是产妇家属必须面对的现实。
羊水栓塞可以预防吗?
羊水栓塞目前还无法预防,与产检和分娩方式都没有十分直接的。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而且没有有效的预测和诊断方法。但是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尽量防止发生严重的后果。
首先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对一些产科急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除了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同时,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此外,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生产时一定医院。一旦选择之后,就要相信医生。不管是产妇还是家属,关键时刻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
(受访者为中华妇幼保健学会围产保健学组委员、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主任董晋)
白斑和白殿疯有何区别白癜风早期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