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脑中风抢救”中,医院各科室通力协作,给予患者紧急静脉溶栓,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机械取栓”术,成功挽救了一名仅40多岁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愈后良好,未出现脑卒中发病后所出现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
岁男子脑梗昏睡一根吸管取栓救命近日,医院接诊了一例40多岁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李某(化姓),通过该院“卒中中心”的积极救治,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治疗方法,成功抢救了患者生命。据医院神经内科汪萍主任介绍,心源性卒中是由来自心脏的栓子脱落引起脑、视网膜的栓塞性缺血,在栓塞性梗死中占很大比例。该患者在发病后,很快被送入该院,医院卒中中心相关科室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给患者急查血液相关指标并给予头颅CT明确脑卒中类型,入院20分钟后即给予了静脉溶栓,在静脉溶栓基础上患者被送入介入科行机械取栓。这种桥接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血管栓塞的危重患者。“此患者的救治,是在立即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应用动脉机械取栓,最终取得了救治的成功。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将很细的导管通过股动脉送到阻塞的脑血管,置入一把微小的网状支架,网住血栓块并将其移出,整个过程不能有一点失误,技术难度不可谓不大。此患者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的桥接治疗后迅速恢复,让这次的抢救变得更有价值。”汪萍主任说道。
2把握6小时内的黄金时间牢记“FAST”四步既然这种“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的治疗效果如此好,是不是所有的脑卒中患者都可以采用这种疗法呢?“抢救时间窗和患者本人的身体情况是我们能否采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疗法的关键指标,4.5个小时之内,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6个小时内开通血管给予机械取栓。此次的患者能够救治成功,他的家属有急救知识,非常及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汪萍主任表示,此外,患者的血管健康程度以及发病原因也要考虑进去,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脑卒中患者。
汪萍主任建议,生活中,应牢记“FAST”四步判断法,它是判断以及预警脑卒中的信号,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F即Face(面部),出现面部歪斜;A即Arm(手臂),发现手臂无力、麻木,可采用双臂平举10秒的方式来判断;S即Speak(言语),说话无法流利对答或话语不清;T即Time(时间)也可以称为Telephone(电话),必须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赶来急救,在黄金时间内送医。
3不良生活习惯要改正脑卒中明显年轻化脑卒中一向被人们认为老年人才会患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慢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中青年人患脑卒中的也越来越多。此次被抢救的李某就刚刚40出头。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大、酗酒、吸烟、高热量饮食、运动量少、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都是脑卒中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原因。
脑中风偏爱中年男子。“这与危险因素不无关系,比如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吸烟、不爱运动、大量饮酒等。同时,还有一些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汪萍主任提醒,“对于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应该进行改正,尽量把危险降到最低。如果把危险因素的系数降下来,发病率自然也就会降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