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当真能饿死癌细胞

治白瘕风哪家医院有名 http://www.sjqbdf.com/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江大医院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近期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eLife上。这项研究中,他们在40位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一种称为“TILATACE”的治疗,有效反应率%。初步统计,病人的累计中位生存期已达3年半。

  这件事被有些媒体称为“浙江医生用十几块钱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两天刷爆网络,甚至已经有销售苏打水的商家开始打出“喝苏打水防癌症”的广告语。真相到底如何?

团队教授:针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

昨天,浙江大医院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晁明教授昨晚明确表示:“本研究中有非常严格的定义,针对原发性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对其他肿瘤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胡教授团队发现的原理,对很多实体肿瘤的治疗有共性价值,具体如何治疗,需要进一步探索,比如肿瘤的部位、血供条件、能否进行栓塞等等。比如,肿瘤长在脑部,栓塞的时候很难避免正常组织不受损伤;再比如,肌肉部位的肿瘤,栓塞必须很仔细,否则会造成肌肉坏死。

 “我们的研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身上,报告了这么一个现象,转移和复发的肝癌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研究中来。”晁明教授说。

有新思路,但仍需大量样本证实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样的报道太不严肃、科学。”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医院秦叔逵教授说,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弄清楚。这个新疗法或许是一种新的方向,但还需要更多、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卢凯华说,“对于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化疗药物的灌注,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才是真正的主角,而非小苏打。小苏打是在常规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前提下起作用的。”

  何为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卢凯华进一步解释:“它是治疗晚期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已经不新鲜了,手术的原理,就是在x线引导下,从外周血管将一根细细的导管插到肿瘤部位,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内,同时将肿瘤的供血血管栓塞,最大限度阻断肿瘤的血运,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的作用。”

 “报道中浙江医生团队的做法,是对传统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方案的改良,在栓塞肿瘤血管和注入化疗药物的同时,将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同时注入肿瘤,以干扰肿瘤代谢,加强杀灭效果。这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以往临床上都是采用其他的化疗药物,而非小苏打。目前看效果不错。但由于样本量过小等原因,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卢凯华教授说。

 “科学是靠一点点进步的,这项科学研究,当然是有益的尝试。对肝癌治疗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   近年来,对肿瘤研究的新报道从来没有消停过,有“饿死癌细胞”“热死癌细胞”“冻死癌细胞”“照死癌细胞”等多种说法。前几年,还有报道称我国专家用病毒“杀死”癌细胞,后来都被证明言过其实。甚至有些公司、医院拿着这些“新”疗法欺骗患者。

标题党易误导,医学报道更需有科学素养

迅捷和无需审核的网络,似乎越来越成为医学谣言、不实医学观点和所谓养生之道的集散地。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海说,“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样简单的结论下起来容易,网络时代以讹传讹的危害不小。新闻报道贵在尊重事实,医学报道涉及专业知识和民众健康,医学传播更需专业、完整、客观。“提高科学素养,给公众带来客观的评价,才是正确的态度。”

 “中医院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以胃癌为例,全国每年新发患者约40万人。”吴建中教授十分感慨,“加强肿瘤科普知识的宣传刻不容缓。江苏省抗癌协会近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防癌、抗癌、癌后康复等知识的巡回演讲活动。”

  医学专家也认为,传播医学常识责任在肩。卢凯华教授认为,一方面,媒体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更为严谨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种途径以浅显的语言传播医学常识,毕竟,治病于未病也是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内容来源于新华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hl/15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