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重点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之烧伤病

程少为看皮肤病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10月19日

第十一章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烧伤病人的护理

2

第二节烧伤病人的护理

1.病理生理:①急性渗出期(休克期):烧伤后48h内,最大的危险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②感染期;③修复期。

2.临床表现

(1)烧伤面积

1)中国新九分法:见表11-1。

表11-1中国新九分法

部位

占成人体表面积(%)

儿童(%)

头颈

头3、面3、颈3

9×1

9+(12-年龄)

双上肢

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9×2

躯干

躯干前13、躯干后13、会阴1

9×3

9×3

双下肢

双臀5、双大腿21、

双小腿13、双足7

9×5+1

46-(12-年龄)

2)手掌法五指并拢后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

(2)烧伤严重程度

1)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0%。

2)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10%。

3)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达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达10%~19%;或Ⅱ度、Ⅲ度烧伤面积不足上述比例,但发生休克、吸入性烧伤或复合伤。

4)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或Ⅲ度烧伤面积20%。

(3)烧伤深度

表11-2烧伤深度及临床特点

烧伤深度

组织损伤

局部表现

Ⅰ度

表皮浅层

皮肤红斑、干燥、灼痛,无水疱

浅Ⅱ度

表皮全层

真浅皮层

红肿明显,疼痛剧烈;有大小不一的水疱,疱壁薄,创面基底潮红

深Ⅱ度

真皮深层

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痛;水疱较小,疱壁较厚,创面基底发白或红白相间

Ⅲ度

皮肤全层

皮下、肌

肉或骨骼

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形成焦痂,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3.治疗要点:现场急救、防治休克、创面处理和防治感染。

4.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首要任务是迅速抢救危及病人生命的损伤。

1)迅速脱离致热源:忌奔跑或用双手扑打火焰。

2)保护创面:创面避免受压,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3)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

(2)防治休克

1)补液总量:①伤后第1个24h=体重(kg)×烧伤面积×l.5ml+ml。

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晶后胶交替输入。补液总量的一半应在伤后8h内输入。②伤后第2个24h=体重(kg)×烧伤面积×l.5ml×1/2+ml。

2)补液种类:胶体液首选血浆,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液。生理需要量一般用5%~10%葡萄糖液。

3)液体复苏有效的指标:最有效的观察指标为尿量。成人尿量30ml/h,有血红蛋白尿时应50ml/h。

(3)处理创面

1)初期清创:控制休克之后尽早清创

2)包扎疗法:适用于面积小或四肢的浅Ⅱ度烧伤。

3)暴露疗法:创面可涂1%磺胺嘧啶银霜、碘伏。

4)手术疗法:深度烧伤创面,及早切痂或削痂并立即植皮。

(4)防治感染:改善机体防御功能、积纠正休克,补充营养;正确处理烧伤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

阿虎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ywwh.com/wazz/15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