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涛文/图
28年来,医院产科医生张乾珍一直遵循着“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一切方便患者”的宗旨,在多年的工作中,她一如既往地服务病人,用微笑温暖患者,用精湛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获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和称赞,被誉为病人心目中的“南丁格尔”。今年4月,她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
张乾珍正在为病人进行护理。
潜心研究勇攀医学高峰今年51岁的张乾珍自年9月在妇产科、产科从事临床工作至今已经有28个年头了,年,她从甘肃省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医院妇产科工作。医院妇产科是最脏、最累、风险最高的科室,好多毕业生不愿到妇产科工作。最初,她心里也曾矛盾过,但很快就被科里专家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所感动,被那些需要救治帮助的病人渴望的神情所感染,于是,她便安心工作。
据了解,在从事临床工作中,她主持的多个项目曾获白银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她于年度、年度撰写的2篇论文均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在产前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双胎妊娠中的特殊问题、侵入胎盘问题、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处理、心脏病患者的母儿管理、急症子宫全切术在产科大出血的应用、羊水栓塞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在白银市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承担着白银地区产科急救中心的任务,医院、白银区妇幼保健院、白医院会诊,实施手术,指导抢救危重病人。
以造福患者为己任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乾珍从事妇产科工作28年,在科室内部时时处处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酷爱学习,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要求别人做到的她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她坚决不做。由于她自身标准高、纪律严,加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直赢得了科室职工的信任。她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产科已被白银市确定为重点专科。
把工作当乐趣,以造福患者为己任,是张乾珍的一贯追求。她不是军人,却有着军人的坚强与刚毅,由于常年的积劳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时常疼痛难忍,但因怕影响工作而一直推迟治疗,经过同事及亲友的多方劝说下住院治疗,本来按医嘱应卧床休息三个月,可她不到一个月硬是跑来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年9月20日晚上10点左右,她在病房刚输完液体躺在病床上休息。由于前一天下午,她因左脚骨折刚动了手术,伤口上的纱布还渗着淡淡的血迹,不能负重,微微活动一下就会隐隐作痛。她只能躺在病床上安心静养。
“医生,医生,快来看一下,孕妇大出血啦!下身还掉着一个东西?”医院妇产科安静的病房里传来病人家属急促的喊声。在骨科住院的她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因“前置胎盘”引发大量的出血,患者已经休克了。“快!快!申请输血,手术。”张乾珍说,况且患者出现“嵌顿性肩先露”,她果断实施剖宫产术,术中又因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进行子宫全切手术,经过4小时抢救,母子转危为安,病人家属流着感激的泪水说:“医生,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妇产科尤其是产科,是个高风险的科室,既要保证母亲的安全,又要让小宝宝平安降生。有个孕妇已有三次手术史,第一次巨大畸胎瘤剥除史,第二次剖宫产史,第三次宫外孕。再次怀孕临产是第四次手术,腹部瘢痕累累,开腹后盆腹腔广泛粘连,进不去腹腔,子宫下段不能充分显露,取不出婴儿,时间长了胎儿会有宫内窘迫、窒息的可能。张乾珍果断地分离粘连,离断腹直肌,下推膀胱,开辟出有限的子宫下段取出胎儿,又困难地做了输卵管结扎,这个产妇的子宫再也经不起怀孕的折磨了。手术结束后大夫们长长地舒了口气,但张乾珍的右手中指因用力分离盆腔粘连而受伤肿胀,但她顾不了自己,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
以爱倾情甘于奉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个小宝贝的降临都是经过产科医生护士的双手来到这个世界,为了所谓的“放心”“保险”,有的患者给医生送红包、请吃饭是常有的事。但张乾珍一次又一次把钱送还给病人家属,一次又一次拒绝患者宴请,很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有的患者讲:“她真是个好医生。”无数患者的感谢信和赠送的锦旗是对她工作的肯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病人的需要,就是她永恒的追求。像这样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工作,张乾珍是经常的事情。多少次丈夫来接她,可她要加班;多少次丈夫做好了饭菜,却等不到她;多少次孩子生病,她不能前去护理;而她的父亲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她的母亲患有骨关节病,作为女儿的她却无法多抽出点时间守候在父母亲人身边,多少个夜晚她和衣而睡,目的是为了第一时间赶到危重患者抢救第一线;又有多少次,满城的人们都在欢庆新年时,医院里默默承担起守护生命的重任;多少个春节,当千家万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时,她的耳边萦绕的是孕妇的呻吟,新生儿的啼哭,这两支交响曲就是她谱写的生活乐章,但是再苦再累,她都坚持她的处事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难病症,使治疗的每一步都精确到位。
据了解,从早上八点钟进手术室到下午两三点出来是常事,盒饭和方便面成了她最好、最快捷的食物。面对一个个挑战她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挺直了一个人民医生的钢筋铁骨,像一条汉子一样昂首挺立于神圣的岗位之上,常年来没有一例医疗事故及差错发生。尽管工作如此辛苦,但她始终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耐心、微笑是她最常用的良药,使每一个病人都能感到她的温情。有时病人理解能力差,碰到无理取闹、讽刺谩骂更是常事,她会继续用她的微笑耐心地跟病人解释,直到她们理解。
这就是她,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美好的妇幼卫生保健事业,诠释着一个妇产科医生,一名共产党员的普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