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岳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相叠加,老龄社会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相应的是,我国老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部综合性法律外,相关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立法滞后;老龄工作的一些关键领域、重要环节的立法没有突破,一些老年人民生保障难题亟待破解
法制网记者 陈磊
进入腊月之后,春节一天天临近,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林先生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和老伴趁着过年可以回老家休息一下,见见街坊邻居;忧的是,未来两个月,不能见自己的两个孙子了。
林先生的儿子是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前几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退休后,商量轮流到北京照看两个孙辈,以减轻两个年轻人的压力。
忙碌之余,林先生也在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住在一起的话,儿子和儿媳妇将来要照顾4位老人,显然不现实;自己回老家住,不说儿子回家看自己不方便,就是自己的社区也无法满足养老需要。
有这样担忧的老人并不在少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在一项针对5省市的抽样调查中,地级市养老设施覆盖率最低,更为值得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白癜风药物